寫意集
  • 首頁
  • 自序 (黃紹明)
  • 第一輯: 寫意篇
    • 1. 文藝 - 人生
    • 2. 路 - 橋
    • 3. 園圃
    • 4. 桃源
    • 5. 交換
    • 6. 珍惜
    • 7. 瀑布
    • 8. 十年
    • 9. 朋友
    • 10. 享樂
    • 11. 春天
    • 12. 文字
    • 13. 孫順
    • 14. 天才
    • 15. 讓元曲引證《落霞孤鶩》
    • 16. 問心
    • 17. 三說論相如
    • 18. 有朋自遠方來
    • 19. 冬奧禮讚
    • 20. 年代
    • 21. 晚晴
    • 22. 楓情
    • 23. 寂寞蠶食人生
    • 24. 庭院情懷
    • 25. 鄉情
    • 26. 葡萄
    • 27. 就讓一切隨風
    • 28. 春意
    • 29. 編織
    • 30. 高山雲海
    • 31. 舊城詠懷
    • 32. 內子傑作
    • 33. 清明。復活
    • 34. 為香翰屏的題字釋意
    • 35. 灣仔情懷
    • 36. 水
    • 37. 書法
    • 38. 歲月留痕說「飲冰」
    • 39. 季刊情懷
    • 40. 贈多市朋友的題字
    • 41. 名畫與失真
    • 42. 一段歲月的小曲
    • 43. 成功的背後
    • 44. 一幅動畫
    • 45. 辛亥起義的前波後浪
    • 46. 《寫意集》網誌兩周年
    • 47. 又是一年芳草綠
    • 48. 金錫與芹藻
    • 49. 蘊情 - 一幀黑白相片的心語
    • 50. 秋心
    • 51. 冬雪
    • 52. 平仄淺談
    • 53. 模型船
    • 54. 遠方來, 遠方去
    • 55. 我愛夏日長
    • 56. 寫意為文載道情
    • 57. 一樣花開為底遲
    • 58. 讀《此時此地》有感
    • 59. 日日輕車日日閒
    • 60. 風暴
    • 61. 雙乘記
    • 62. 寫意記春分
    • 63. 未雨綢繆
    • 64. 詩心
    • 65. 感時
    • 66. 百合花
    • 67. 港灣的回憶
    • 68. 借景寫意
    • 69. 美景與和平
    • 70. 庭園秋色
    • 71. 花顏添色
    • 72. 好景在人間
    • 73. 安省義工獎
    • 74. 會慶
    • 75. 要《快樂‧健康》
    • 76. 雪情
    • 77. 彩陽石峰梢頭月
    • 78. 夜雪
    • 79. 文藝揚鼠意
    • 80. 談古說今述文情
    • 81. 珍重寄聲煩問訊
    • 82. 此處只能回味
    • 83. 冰雨
    • 84. 期待
    • 85. 一幅畫意
    • 86. 開卷有憶
    • 87. 閒情偶記
    • 88. 變文— —名劇的今體前身
    • 89. 非常時期非常景
    • 90. 疾風
    • 91. 閒來憶舊
    • 92. 剪草
    • 93. 睹物思情
    • 94. 天災
    • 95. 共渡時艱
    • 96. 春寒
    • 97. 迎夏至
    • 98. 即景
    • 99. 幽居初夏
    • 100. 淺談三才
    • 101. 夏日區情
    • 102. 遠空的雲
    • 103. 休憂與療聊
    • 104. 雲與水
    • 105. 晨景
    • 106. 寫意閒聊
    • 107. 今秋
    • 108. 世情的感慨
    • 109. 實際的要求
    • 110. 秋色
    • 111. 三秋隨筆
    • 112. 耕耘與收獲
    • 113. 世情‧人情
    • 114. 歲月與友誼
    • 115. 南北窗下情
    • 116. 今年小雪
    • 117. 遊車河兜風
    • 118. 雪天隨筆
    • 119. 隨意說時序
    • 120. 咫尺天涯
    • 121. 今年聖誕
    • 122. 歲月把名句倒讀
    • 123. 禿樹梨花開
    • 124. 預測
    • 125. 週一隨筆
    • 126. 雪景‧文情
    • 127. 辛丑犇來傳節理
    • 128. 新春隨筆
    • 129. 無聲寫有聲—聞聲有感
    • 130. 接種疫苗記
    • 131. 九幅砌圖
    • 132. 寫意集與新電腦
    • 133. 啟封舊碟
    • 134. 對景寫意
    • 135. 問天
    • 136. 近日園情
    • 137. 雁牽南北情
    • 138. 防疫第二針
    • 139. 安省民安心
    • 140. 四情八有樂人生
    • 141. 夜雨
    • 142. 龍捲風
    • 143. 回味無窮話當年
    • 144. 閒情雅興說笠翁
    • 145. 對聯情
    • 146. 《外賣》晚餐
    • 147. 閒談資訊
    • 148. 仁心
    • 149. 屋霸—街坊說見聞
    • 150. 耕耘與收獲
    • 151. 文言文
    • 152. 閒情寫意
    • 153. 老翁遙說杏花村
    • 154. 紅楓
    • 155. 冬樹
    • 156. 立冬寫意
    • 157. 舊相簿的題句
    • 158. 今年第一場雪
    • 159. 寫意說松鼠
    • 160. 氣溫應節—今年的大寒
    • 161. 粵諺寫意
    • 162. 隱與忍
    • 163. 詩體與韻律
    • 164. 這個初春
    • 165. 許之遠《散文自選集》序文
    • 166. 春風
    • 167. 狂風瘋狂
    • 168. 這個端午
    • 169. 對景說時節
    • 170. 親情
    • 171. 錦鯉
    • 172. 秋色滿園牽情懷
    • 173. 冬景隨筆
    • 174. 地白風寒冬日情
  • 第二輯: 詠意篇
    • 1. 長溝流月去無聲
    • 2. 三最憶舊遊
    • 3. 北小令
    • 4. 下午茶
    • 5. 天倫
    • 6. 樂樂
    • 7. 迴文
    • 8. 勉之
    • 9. 請茶
    • 10. 英雄不氣餒。祝福
    • 11. 古今的詩情畫意
    • 12. 談詩說體
    • 13. 不朽的句號
    • 14. 星月
    • 15. 新詩舊韻贈知音
    • 16. 不求公藝同居樂
    • 17. 小令與七言絕句詩
    • 18. 自由體新詩 >
      • a) 雁
      • b) 寄語
      • c) 深埋悲痛
      • d) 雪花
      • e) 沒有您在身畔的子裡
      • f) 彩屋
      • g) 夏日情懷
      • h) 秋聲
      • i) 悼摯友
      • j) 贈痴愚老人
      • k) 夜歸航
      • l) 亂林鳥
    • 19. 借字畫「寫意」
    • 20. 一張四十多年前的字
    • 21. 贈同門
    • 22. 勞允澍夫婦畫展
    • 23. 詩贈港加兩地美術會
    • 24. 和與韻
    • 25. 詞 — 今人莫推「辭」
    • 26. 甲子之誼
    • 27. 書與刻
    • 28. 談篆
    • 29. 詩贈多倫多墨韻琴聲美術會
    • 30. 詩詠 《富春山居圖》 及 《清明上河圖》
    • 31. 火焰衛矛
    • 32. 回敬
    • 33. 元旦覆同窗詩
    • 34. 借「題」發揮
    • 35. 白話新詞是新詩
    • 36. 莫生氣
    • 37. 紅塵—蜻蜓體十八行新詩
    • 38. 胡楊
    • 39. 祝賀
    • 40. 敕勒歌
    • 41. 塔
    • 42. 無題
    • 43. 「崖門海戰」變名有感
    • 44. 香港景物畫
    • 45. 詠花
    • 46. 一八新春靈犬賀歲
    • 47. 誼揚天下贈同門
    • 48. 慶金婚
    • 49. 評童畫有感
    • 50. 陶冶性靈存底物
    • 51. 幼樹
    • 52. 寫意詠霞鶩
    • 53. 草書詠
    • 54. 對楹思對聯—淺談對聯
    • 55. 詩贈多倫多華人作家協會
    • 56. 文風
    • 57. 翰墨生香
    • 58. 台灣德明藝術廊書畫展
    • 59. 借字幅寫意
    • 60. 為2009年一首迴文詩作結
    • 61. 新春詩詠贈畫家
    • 62. 詠新春團拜及書畫展
    • 63. 詠梅花書畫展
    • 64. 農曆三月
    • 65. 投魚報花詠
    • 66. 遊尼亞加拉瀑布
    • 67. 加國國慶書畫展
    • 68. 賞景修松有感
    • 69. 三十載移民詠
    • 70. 《視覺藝術》一頁詠
    • 71. 滕王閣
    • 72. 秋詠
    • 73. 群星伴月詠庭花
    • 74. 花語
    • 75. 八十詠
    • 76. 安省中國美術會四十周年會慶
    • 77. 賞畫有感
    • 78. 冬日與幼孫飲茶
    • 79. 詩詠彩畫《山中桃花源》
    • 80. 借題發揮—藏頭詠
    • 81. 觀畫有詠
    • 82. 迎新春
    • 83. 寄情—並談新詩借詞入格
    • 84. 三言二拍奇觀詠
    • 85. 勉勵
    • 86. 遇友有感
    • 87. 對魚有感
    • 88. 嘆疫情(調寄「昭君怨」)
    • 89. 清明有感
    • 90. 樂情
    • 91. 粵語嘆茶詠
    • 92. 前院種花
    • 93 此刻心聲
    • 94. 選四幅字中句作詩詠
    • 95. 即事吟
    • 96. 詠後園牡丹
    • 97. 同窗情諠
    • 98. 無常風雨
    • 99. 路旁樹木
    • 100. 一詠二分三養樂
    • 101. 畫意詩情節日誼
    • 102. 百合花開
    • 103. 《一七令》 對景寫意
    • 104. 並肩哦
    • 105. 詠街樹
    • 106. 世難與親情
    • 107. 對花有詠
    • 108. 盛夏偶記 調寄《滿庭芳》
    • 109. 詩詠友人風景照
    • 110. 詠前園芍藥及雞冠花
    • 111. 詩詠《江南風情》畫中景
    • 112. 詠前園一景
    • 113. 《刮地風》與《四塊玉》
    • 114. 這個秋晚
    • 115. 後圃詩嗡
    • 116. 世疫憶友情
    • 117. 小令與詩合篇覆老朋友
    • 118. 今年十一月
    • 119. 賦
    • 120. 四海情頌
    • 121. 迷濛
    • 122. 詩詠書架小說
    • 123. 望肥年
    • 124. 二零二一新歲詠
    • 125. 雪情
    • 126. 三言兩語說「三言」
    • 127. 送鼠迎牛兩文情
    • 128. 詠園中冬草
    • 129. 兩痛之詠
    • 130. 春來話《青陽》
    • 131. 賀歲詠
    • 132. 雪中親情
    • 133. 憶舊地
    • 134. 感時有詠
    • 135. 詩令同絃詠世情
    • 136. 覆老朋友
    • 137. 夏日避疫詠
    • 138. 雲景詩情寫意盈
    • 139. 晨早「風」景
    • 140. 憶酒家三首
    • 141. 望雲詠世情
    • 142. 無題
    • 143. 屋前夜色
    • 144. 集句詠:雨牽詩情
    • 145. 夏日情懷
    • 146. 七月冰雨
    • 147. 世瘋
    • 148. 利頓鎮—華人的血汗地
    • 149. 詠友人電訊傳來夜景
    • 150. 暴風雨雷聲
    • 151. 對夜空景色有詠
    • 152. 中秋詠
    • 153. 現今世情 —調寄《虞美人》
    • 154. 老街坊
    • 155. 感時詠
    • 156. 紅葉詩情
    • 157. 捧書有詠
    • 158. 余韻三言詩
    • 159. 時詠
    • 160. 風狂雨暴宇瘋狂
    • 161. 舊照牽情
    • 162. 感時詩令詠
    • 163. 美術會秘書榮休
    • 164. 虎年壬寅新歲詠
    • 165. 美術會新春書畫網上展
    • 166. 白雪梨花
    • 167. 雪天後園松樹
    • 168. 斷訊
    • 169. 今年清明
    • 170. 四月對景有詠
    • 171. 集小令名詠春
    • 172. 集句詠牡丹
    • 173. 詩詠安省中國美術會牡丹書畫展
    • 174. 詩詠《亞裔文化月會員精品展》
    • 175. 贈香港老朋友
    • 176. 續訊
    • 177. 庭園長青樹
    • 178. 藏頭詩詠加拿大日美術會書畫展
    • 179. 祝福篇
    • 180. 世外桃源世外人 詩贈老朋友
    • 181. 花園盆栽
    • 182. 前院常綠樹
    • 183. 詠家中花梨木傢俬
    • 184. 和友人重陽詩
    • 185. 這個秋詠
    • 186. 覆同窗老友
    • 187. 今年第一場雪有感
    • 188. 風雪暴
    • 189. 集詩句詠松
    • 190. 二零二三新歲詠
  • 第三輯: 演藝篇
    • 1. 《帝女花》的探討
    • 2. 亙古男兒一放翁
    • 3. 闊論《胡笳十八拍》
    • 4. 從《半塘訪小宛》說起
    • 5. 桃花扇
    • 6. 可憐褒姒逢君子
    • 7. 粵曲與變文
    • 8. 古今詩情
    • 9. 從《天姬送子》說起.
    • 10. 耐人尋味的風塵三俠
    • 11. 英雄血淚
    • 12. 建文帝魂繫襄陽
    • 13. 南北東西說粵曲
    • 14. 南音《客途秋恨》的兩絕與三說
    • 15. 由《揮淚別南唐》說起
    • 16. 梅開二度
    • 17. 桃源仙詠
    • 18. 潞安州
    • 19. 《琵琶記》戲劇和改良芻議
    • 20. 「劍氣簫心」與龔自珍的「最」
    • 21. 加聲送家聲
    • 22. 崔護重來
    • 23. 粵韻下的嚴嵩與海瑞
    • 24. 工尺杜牧情
    • 25. 銅雀台牽洛水情
    • 26. 潮流帶不走我的珍品
    • 27. 為事歌詩白居易
    • 28. 櫻花時節說曼殊
    • 29. 「存忠劍殺忠妻」的我觀
    • 30. 《江城子》與東坡
    • 31. 小令述《二郎橋》
    • 32. 我的粵韻心聲
  • 第四輯: 回憶篇
    • 1. 文藝與人生
    • 2. 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
    • 3. 個人從大學教育獲得的益處
    • 4. 學與思
    • 5. 勤學淺說
    • 6. 音樂與口琴
    • 7. 勇敢的去求知
    • 8. 不知足論
    • 9. 瀧岡阡表讀後感
    • 10. 永恆的思念
    • 11. 編輯心語——我的編後話文化
  • 聯繫我們
就讓一切隨風    黃紹明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        「風」是自然的現象,也是人類文明進化的象徵,我國詩經中的「國風」,對社會風氣的唱詠便是一例。風,可以給人一個純潔的信念,所以美國詩人朗費羅在「逝去的青春」詩中說:「孩子的願望是風兒的願望」。美國名著「飄」(gone with  the wind)更是借風勸告世人要珍惜現實。而我,在這個風調雨順的環境裡,來個觀風察俗,見證和記述報刊不會找到這些與新聞價值「風馬牛不相及」的小事,事情雖小,但觀微知著,可以引以為鑑,作警世之用。願壞的隨風而逝,好的風雅頌詠,就讓一切隨風。

枯籐老樹昏鴉

            偶爾的一個黃昏,見到一個「枯籐老樹昏鴉」景象,那兒沒有小橋流水,卻有被在場人士公認的枯、老、昏一族。

            一個慶典儀式中,宴會廳內,來賓滿座,正在高談闊論之際,忽見幾位工作人員簇擁著一個神氣十足
,看似是「武林高手」的老前輩進場,走進一間
屏風小室,來個敬煙之禮,煙味傳遍廳內,這一幕「苦挺老士紛訝」,令人搖頭更掩鼻,一位 年青人士,急忙把街門打開,讓清風進來。場內議論紛紛,說他來加已久,當知此地室內禁煙規矩,更有甚者,說他枯燥無趣,為老不尊,昏頭搭腦,「望重」則可,「德高」則有欠矣。

            是主持人無奈?抑或是忘掉了文明風氣?入鄉不隨俗,什麼江湖地位,被人當作「枯籐老樹」上「人家討厭我」的昏鴉,可惜!可惜!旁邊一位朋友對我說,這是他來加後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場面。我低聲告訴他,這位尊者,應是朱自清的忠實讀者,像在「談抽煙」文中所說,來一個「有點兒」,只可惜那年代的「有點兒」和現代的不同了。身旁另一位不認識的來賓說,尚幸只是一星半點,萬中無一。是的,世風並不日下,身為長輩者,應效「君子之德風」,與時俱進,三思!三思!

今佔貝財便是貪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一位飲食界朋友,喜歡作對聯自娛,一次與友人到他店中午飯,見他客似雲來,當即贈他一上聯:「人多又人豪,坐享豬籠頻入水」,店主朋友不加思索便說:「好睇唔好利,收看空殼滴無存」。將豬籠從水中拉上岸的確滴水難留,他生意是否「勞而無功」?不可得知,但以下的故事,錢財在食店得來只是「舉手之勞」,甚至「不勞而獲」。

             自古至今,女子的高潔淡雅,才德兼備,都是文人筆下歌頌的對象。不過,多倫多雖然風不鳴條,被譽為最佳居住城市之一,但族大有枯枝,在一家酒家午飯時,遇到一幕傷風敗德,把他人錢財風馳電掣地據為己有的貪劇,體會了「貪」字是「今」和「貝」組合的真義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那天,約了一班數十年交情的老朋友到酒樓「飲茶」,席間,一位朋友的太太拿著手袋往洗手間一轉,回到席間,當她打開手袋頻頻翻看後,頓時口呆目瞪,突然起身,再往洗手間去,大家以為她對食物敏感,數分鐘後,她空手而回,告訴我們,她往洗手間時,將手袋掛在她進入那一格門上,洗手時忘記拿走,剛巧一位女士進去,只好待她出來才拿回手袋,誰知回到席間,才發現袋中的錢包內數百元紙幣已不翼而飛。她認得不遠處另一席上一位較年輕的女士,正是她在洗手間時遇見的一位,且當時並無他人在內,苦無證據,只好嘆一句「卿本佳人,奈何作賊」?

            此風不可長,這種「貪」是否變「貧」不可知,但人在做,天在看,心在問,請找回善心,做些善事,用貞風亮節,趕走傷風敗俗,因為這裡民風純良,善風處處!正是:

族大驚枯枝,牽羊當念蘇卿節!

觀微正民風,執筆重燃子罕情!

(註:粵諺「順手牽羊」,蘇卿即蘇武,字子卿。子罕為春秋時宋國賢臣,不貪而拒受獻玉)

喜見兒童正義心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歲月如風,轉眼體會白居易「外翁七十孫三歲」的境界。現代兒童,雖然不讀四書五經,來個「童子解吟長恨曲」,但所接受的教育科目,可真不少,小小年紀,還要學習和同學相處之道。可喜的是,學校普遍都注重學風和校風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話說此地一間學校,校風與學風都很具名聲,親情禮節也很重視。也曾親身體會放學時,小朋友見到家長時那斯文而又親熱的情況,在人生的篇章上寫下了美麗的一篇。       

              一個夏天的下午,學校放學的鐘聲響了,按照習慣,小朋友都要離開課室,未有家長到來接回家的,小朋友都要在室內的運動場裡等候。於是,一些好動的高年級同學,投籃傳球,活躍非常,一些較小年紀的小朋友,便坐在場邊等待。忽然一個籃球彈向場邊,打在一個小朋友的臉上,但見他鼻血直流,玩球的小朋友,一個急忙找學校職員,另一個則站在流鼻血同學的身旁,等待職員的來臨。職員來了,剛好流鼻血那位小朋友的家長也來了,把鼻血停止後,這兩位玩球的小朋友才離去。小小年紀,便有愛心和責任感,沒有不顧而去,值得讚許,而這個流鼻血的孩子,便是我的孫兒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人之初,性本善,就讓這正義的善風,永遠流傳!

願愛心溫暖人間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一個風吹柳絮般飄雪的下午,我和內子在酒家午飯後,往一華人商場購物和散步,經過商場的飲食區時,一位陌生的長者,衣著整齊,但很單薄,態度斯文,向我夫婦求取二元,以作乘車回家之用,由於銀碼細小,在助人為快樂之本的原則下,毫不猶疑便給了他二元。他轉身便往一小食檔,似是購買食物。

             一位那兒工作的婦人,走過來告訴我們,他並非第一次向人討錢了。我們聽了起初有點愕然,不過內子很快便說出她心中另有感觸,使我腦海浮現一位朋友的遭遇。是的,拘拘小數,不足言貪,怎可為二元折腰?那處無賭場,更不可能為賭博所害。那麼,難道他是我認識「失落一族」中的一員?我有一位故友,他孤獨一人,寄居女兒家,與女婿及其父母同住,親家兩老,視他為外人,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,每天一早外出,流浪商場,草草兩餐,直至「家人」晚飯後才回去,有苦無人訴。我希望這位長者,並非此族。本來,助人應該開心快樂,尤其是小小意思,何足掛懷?但這次我夫婦卻百感交雜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,也許,你已遇見過這位仁兄。願人人以仁愛之心,愛屋及烏,海闊天空,樂對人生!又何必追尋事情的真相?

            「人生只似風前絮」,就讓一切隨風!





就讓一切隨風     2015年1月

 
Copyright © 2021  寫意集   www.wongsm.com  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