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順 黃紹明
多倫多的冬天,少不了白雪紛飛,北風捲地,雪更成冰。這裡的人,自幼習慣了和冰雪為伍,小小年紀,便接受溜冰的訓練,也是很多學校規定的校外課程之一。孫兒學校,每週一個午後,由校車將一、二年級的學生,載到市政的公眾室內溜冰場上課,不過運動完後,混身是汗,體力消耗亦甚,故此每次課後,心愛孫兒的我和內子,都從溜冰場接他回家更衣,再往他最喜歡的漢堡包店小食,那兒有他喜歡吃喝的東西,還有玩具禮物,更有高高的筒形滑梯耍樂,然後回來公公婆婆家裡,等候他媽媽下班後接他回家,也給孫兒在上學的日子裡,偷得勤中半日閒,和公公婆婆相聚一個歡樂的下午。
那天,又是一個白雪紛飛的午後,從漢堡包店回到家門,車房前白雪滿鋪,禁不住拿起雪鏟,正待將雪推開,婆婆急嚷公公帶上腰帶。說時遲,那時快,這邊廂方纏帶護腰,那邊廂孫兒已雪鏟在手,全情投入,推雪去了,急得公公連忙加入,加快步伐,三扒兩撥,將雪推好,帶他進入屋內,問他為何鏟雪?回答的是要幫助公公。公公心裡一甜,婆婆笑了,問他如果公公婆婆日後年老齒弱,進食有困難時怎辦?年剛七歲的他立即不假思索回答說,他會給公公婆婆飲牛奶和餵食BABY FOOD。公公婆婆聽了,心甜之餘,更添一份驚喜,驚的是小小年紀,竟懂得這樣回答,喜的是童言無偽,竟有這麼的一點孝心。
廿四孝故事中,漢朝姜詩夫婦,每天徒步四五里,江邊挑水捉魚給姜母飲食;唐代名人崔南山祖母唐夫人,用人奶侍奉家姑和自己的嬰兒分享;周朝老萊子每日預備甘甜又易於咀嚼的食物給兩老享用。都是因老人家年邁齒沒的反哺故事。公公婆婆尚未給孫兒講述這些典故,可是他卻有這樣的意識,大抵是每個人心中,都存在著孝的天性吧!
自古至今,人人歌頌父慈子孝,鮮有孫兒孝順祖父母的記載,使漢書所謂「孝子順孫」之喻,缺乏了一點色彩,也許是那些年代的平均壽命,比現代人為短之故吧?縱是有,也應是鳳毛麟角,可稱為「廿四孝」外的一章—--廿五孝了!
常常聽到朋友們說,我們這一代是「顧上顧下」,照顧兩代的一代,反哺是我們一代的「專用詞」,下一代的反哺,好像是一種額外的收獲,隔代反哺更是一種奢望。其實,反哺是一種孝行,孝行出於內心,儘管是一餐早茶,一頓午飯,甚至推走一行白雪,也可以令老人家笑逐顏開了。古語有云:「大孝養志(照父母志願去做),其次養形(善養父母身體)」,大孝是大德,養形便是反哺。時代的進步使人類的壽命增長,孝的範疇也應伸展孫代,便如墨子所謂兼愛,人人能愛屋及烏,自然會子孝孫順,來個隔代反哺,那便是世界大同了。
朋友,如果你也感到「子孝孫順」,響起隔代反哺的心曲,也就是開始編寫一篇現代「廿五孝」的故事,恭喜你,你已算天賜福澤,可以「沒齒」難忘了!
而我,永遠懷念那白雪紛飛日子裡的溫情!
孫順 寫於2009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