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 黃紹明
網上查閱「冬」字,百度百科的「方音匯集」中,全屬平聲或陰平,卻沒有台山話的音韻,據筆者所知,台山話說「冬」是「甕」(UNG),應是入聲?
說起「冬」的音韻,聯想同音的英文Don’t,其實也有相連的音義,即是說冬來了,很多要做的事都要來個Don’t字,天寒勿做了!例如栽花理花,園圃工作。
冬至,是二十四節氣之一,是每年公曆十二月二十一至二十三日交節,杜甫有《小至》詩句說:「天時人事日相催,冬至陽生春又來」。粵諺有說:「冬至冷,春節暖,冬至暖,春節冷」,無論冷暖,冬至,還是大如年!
「白雪卻嫌春色晚,故穿庭樹作飛花」(註一),這裡十二月,正是寒冬季節,暮雪,來個「半梅花半飄柳絮」(註二)。梅花,「白雪飛花亂人目」(註三),柳絮,「已有岸旁迎臘柳,參差又欲領春來」(註四)。但願「年年對佳節,處處樂昇平」(註五),冬來萬事通,不怕冬凍,天下太平!
註一:唐。韓愈《春雪》
註二:元代馬致遠《壽陽曲。江天暮雪》
註三:唐。李白《對雪醉後贈王歷陽》
註四:宋。朱淑真《冬至》
註五:宋。孔平仲《冬至日作》
冬
二零二四年十二月
網上查閱「冬」字,百度百科的「方音匯集」中,全屬平聲或陰平,卻沒有台山話的音韻,據筆者所知,台山話說「冬」是「甕」(UNG),應是入聲?
說起「冬」的音韻,聯想同音的英文Don’t,其實也有相連的音義,即是說冬來了,很多要做的事都要來個Don’t字,天寒勿做了!例如栽花理花,園圃工作。
冬至,是二十四節氣之一,是每年公曆十二月二十一至二十三日交節,杜甫有《小至》詩句說:「天時人事日相催,冬至陽生春又來」。粵諺有說:「冬至冷,春節暖,冬至暖,春節冷」,無論冷暖,冬至,還是大如年!
「白雪卻嫌春色晚,故穿庭樹作飛花」(註一),這裡十二月,正是寒冬季節,暮雪,來個「半梅花半飄柳絮」(註二)。梅花,「白雪飛花亂人目」(註三),柳絮,「已有岸旁迎臘柳,參差又欲領春來」(註四)。但願「年年對佳節,處處樂昇平」(註五),冬來萬事通,不怕冬凍,天下太平!
註一:唐。韓愈《春雪》
註二:元代馬致遠《壽陽曲。江天暮雪》
註三:唐。李白《對雪醉後贈王歷陽》
註四:宋。朱淑真《冬至》
註五:宋。孔平仲《冬至日作》
冬
二零二四年十二月